第510章 电磁场和电报初想(推荐明镜新书)_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
笔趣阁 > 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> 第510章 电磁场和电报初想(推荐明镜新书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10章 电磁场和电报初想(推荐明镜新书)

  众人像看法术似的,目瞪口呆。

  “最亮的就是波峰或波谷,不亮的就是零值,这样就能估算出波长。”

  至于波速就不用算了,和光速是一样的。

  “你们知道这波速有多快吗”

  大臣们当然不知道,个个一副求贤若渴的表情看着皇帝陛下。

  “波速每――息能走几十万里。”

  “从我大宋的临安,可以瞬息到万里之外的波斯湾,甚至更远的宝洲,也都是瞬息而至。”

  “我们可以先在这边做个机器,产生电波,然后在波斯湾也做个机器,产生电波,同时也能接受,这样两边就能产生联系,传递信号,这样即便有数万里,数十万里,朕在临安,随时可以和波斯的刘整实时通信。”

  “无论多远,当地发生的任何事情,都能第一时间传递到临安。”

  “诸位将来远出,不用写信回家,发个电报,瞬息而至,岂不快哉?”

  今天赵与芮是带着群臣们开了眼界,大宋最重要的几个发明都正在步入正轨。

  当然,实际到运用,可能还需要几年,甚至五年,十年。

  但赵与芮举全国之力,以他后世的经验和见识,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,有生之年,其他不敢说,解决电报通信是肯定没问题的。

  科技司最后一路是看橡胶的运用。

  橡胶树已经在大宋全面种植,橡胶制成的轮胎,雨衣也正在大宋开始进入军中,由于橡胶的推广,电线电缆也成为了可能。

  大宋的马车轮胎将陆续采用金属和橡胶搭配,这不但能保证长途行军的使用,还能增加载重。

  但那雨衣做的有点厚重,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水平,但相比起以前的蓑衣可是既轻便又好带,使用时间也长。

  而包裹着皮的电缆电线,已经被造出来了,只是现在效率还比较低,朝廷正在改进造电缆的机器。

  赵与芮回到皇宫后,立刻召集了几个重要大臣,在都进奏院中,成立新的电报司,为后面铺设电缆准备。

  赵与芮在宝庆年间,即十几年就重建了大宋的都进奏院。

  当时第一任都院,由兵部尚书魏了翁兼任,副都院暂设秦卓一名,后来秦卓接任都院,并进入内阁。

  当时南宋有驿站一千四百多个,陆驿一千一,水驿三百多。

  皇帝要求,陆驿每驿配有十人十马,设伍长一人,水驿每个配二十人,三船,全国共需两万人左右。

  每人基本月钱五百文,包吃住,跑送加件军情按里计费,每跑多少里给多少文。

  当时和秦卓议定,整个快驿司人员加各级官员,一年工资大概要花费十五万贯。”

  “维护马匹、船只和吃用,全国全年预计花费在十五万贯。”

  “加急奖励和其他,大概也在十五万贯。”

  全年开支约四十五万贯。

  后来随着大宋地盘不停的扩大,驿站越来越多。

  到目前为止,大宋有驿站三千四百六十八个,陆驿两千七,水驿七百多。

  全国驿员达到四万多人。翻了一倍有余。

  但这个数量和明末是差不多,明末就有三四万人,崇祯一不小心裁了两万多,把老李也逼上了造反的路。

  明朝这么点地盘,不如现在赵与芮大宋三分之一,还弄了三四万人,效率又低下,每年投的钱也不少。

  当然,赵与芮现在投入也不低,加上每期报纸的投放,每年都进奏院开支已经接近一百六十万贯,好在他财政情况比明末不知强多少倍,这点算是小钱了。

  这些驿站从远东地区,到波斯湾,横跨数万里,为大宋运送情报,和现在的报纸,传递皇帝赵与芮的旨意,让赵与芮的圣旨,能随时传到大宋各处。

  “不是所有驿站要设点,电缆会通过大部份驿站,通过电缆的地方,当地驿站要负责维护,查看,保障通迅。”

  “设点的驿站,投入比较大。”

  赵与芮估计,这个工作要好几年时间,先从浙江和江南山东等省开始,慢慢往四周扩散,前两年研究电报机,电缆,三年后争取铺到浙江和江南,山东,十年后能铺到远东和波斯湾。

  都进奏院未来几年的投入会比较大,但一切投入成功后,驿员就可以裁减了。

  电报出来后,不需要这么多驿员。

  当然赵与芮不会一刀切,只是让年纪超过五六十岁的慢慢退休。

  此时赵与芮也想到了退休制度,你让大伙退休,也得让大伙有笔钱拿拿比较好吧。

  “朕想让驿员,工匠,老师,还有官员,军士等,每人每月工钱里,拿十分之出来,存在朝廷的银行里,为退休金。”

  “等他们退休时,一次性拿出来,自己拿自己的,如果自己提前病亡什么的,可由妻儿子女或父母继承。”

  赵与芮要建立大宋的退休制度。

  而且不能吃大锅饭,大伙一起存,然后一起拿,最后有人拿的多,有的拿的少。

  赵与芮让大伙各拿各的,所有国企和官吏等都要存,存到退休之后,各人拿回各人自己的,并且谁死后,家属亲人可以继承,一次性拿出来,这是最公平的方式。

  你存多少拿多少,先在朝廷各部门推广,若干年后,可以慢慢向地方推广。

  目前在大宋,能每个月存钱的,也只有官员,军士,和工匠,老师,医生,驿员这些吃财政饭的。

  这是强制性的,一定得存,保障他们退休后有钱花,关键是做好宣传,让大伙接受,并且也不是一次性铺开,先从江浙一带推广,看官吏们的反应。

  “为保障大家能接受,存在银行里会有利息,当然,利息是比较少的。”

  以后全国都存进去,利息高了,赵与芮也支付不了。

  这种退休金存银钱,利息比较低,同时为了鼓励大伙这么干。

  朝廷会下公告,因为现在朝廷收税,这些人也是交税重点,到退休时,会退还他们所交税的一半,做为退休奖励金。

  这样大宋的公职人员们,以后退休金有两部份组成,一部份是自己每月交的,另一部份是个人所得税的一半为奖励金。

  元贞十二年赵与芮对大宋做出了最重要的改制,制定了大宋的退休金政策。

  退休金政策不但保障官吏们的退休生活,也同时进一步推广了银行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62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62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